质子治疗鼻咽癌:癌症技术的新突破,让生命重燃希望……

 

鼻咽癌是中国高发肿瘤之一。目前全球癌症治疗水平差距较大,发达国家的五年生存率几乎是发展中国家的3倍。长期以来日本在癌症领域的研究和治疗都走在世界前列,据国际肿瘤学界的专家介绍,日本已经是癌症治疗效果最好的国家之一。

 

鼻咽癌(carcinoma of nasopharynx)是中国高发肿瘤之一,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福建等省为高发区,发病率居世界首位。对于部分普通放疗无效或复发的鼻咽癌患者来说,质子提供了非常好的一个治疗选择。以下是我们搜集整理的部分资料和数据。

质子治疗鼻咽癌的优势:

★ 对于早期患者而言,除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之外,还能大大降低传统放射治疗的并发症,以保证病人在肿瘤治愈后,能够保持良好的生存质量。

★ 对于中晚期患者和以前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未控肿瘤和复发肿瘤,质子放疗使病人有机会在肿瘤区给以较安全的加量照射,以提高控制肿瘤的机会,并且最大程度地减少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。(摘自: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学,中国医院科技出版社)

 

鼻咽癌为何首选放射治疗

 

 

1、鼻咽癌大多数属低分化鳞癌,恶性程度高,易向鼻咽周围组织侵犯和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,手术不易切除干净;

2、鼻咽部位于头颅中央,部位较隐蔽,且毗邻有重要的器官组织、颅神经、血管等,手术暴露极受限制,且手术极易损伤周围组织,手术的危险性较高,更不可能将鼻咽肿瘤和颈淋巴引流区作连续大片切除手术,故鼻咽癌单独手术治疗效果不佳;

3、目前抗癌药物化疗、生物学治疗及及中医中药治疗还是作为辅助疗法;

4、由于鼻咽癌95%属低分化鳞癌,对放射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,放疗又易把鼻咽癌原发病灶和颈淋巴结引流区包括在照射野区域内,放射治疗疗效较好,其近期疗效可达90%以上。

 

  放疗后总的五年生存率可达50%以上;其中Ⅰ、Ⅱ期病人分别为95%和78%。此外,对鼻咽癌复发治疗的总结亦说明,再程放射治疗仍有一定的治疗价值。

 

 

 

传统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不足

 

 

普通放疗会引发一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晚期并发症,如口干、 张口受限、放射性龋齿、放射性颅神经损伤、脑损伤、脊髓损伤、垂体功能下降等。

在鼻咽癌的普通放疗过程中,经常会导致腮腺受损,使其分泌口水的功能大打折扣,甚至在放疗几年后仍难以恢复。很多病人表现为口干,每隔几分钟就必须喝水,进食米饭难以下咽。

鼻咽癌放疗后,两侧的颞叶组织受到高剂量照射后出现放射性的脑损伤。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、性格改变、头痛等。

据相关报道,对于鼻咽癌治愈者来说,在回归社会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误解和歧视的现象。“鼻咽癌患者要接受放疗,除了头发脱落以外,可能还会有一些咽喉发炎、肠胃反应以及色素沉积的症状,一些周边的人可能对此并不是太理解,对这些患者可能会有一些误解和歧视的行为。

 

 

鼻咽癌质子放疗的临床成果

 

 

日本:

据报道,早在2007年3月,日本筑波大学附属医院质子线医学利用研究中心已实验性治疗了89名患者,其中副鼻腔癌18例、口咽癌16例、鼻腔癌12例、鼻咽癌11例、口腔癌10例、舌癌5例、外耳道癌2例、喉癌2例、腮腺癌2例、颚下腺癌2例、中耳癌2例,其他7例。实施了质子+X射线联合治疗的有43例,质子+化学疗法1例,质子+X射线+化学疗法2例。副鼻腔癌中,所有在III期以上或术后复发病例的2年生存率为40.9%,2年局部控制率为78%。鼻腔癌患者中,Ⅱ期以下2例、Ⅲ期以上4例、术后复发5例、不符合TNM分期的1例,经质子治疗后的总体1年生存率为90.9%,1年局部控制率为83.3%。

 

 

质子放疗副作用低

 

 

  1、需要胃造口管的患者减少了一半

 

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实施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,采用适形调强质子治疗(IMPT)后需接受胃造口管的口腔鼻咽癌患者减少了一半。

IMPT能精准攻击癌细胞,而不照射到周边组织。Frank医生的研究团队对25名接受IMPT疗法的患者和25名接受IMRT疗法的患者开展对照试验,结果显示,IMPT组中需要胃造口管的患者仅有5人,而IMRT组有12人需要接受胃造口术。另外,IMPT组患者中出现呕吐、恶心、消化管等放疗副作用的概率比IMRT组低得多。

 

  2、脑部受到的辐射降低

 

Suit报告了美国麻省总医院对一例晚期鼻咽癌病人,分别用光子和质子进行调强适形放射新治疗技术的计划设计。鼻咽部靶区的剂量标定位72CGE(钴60戈瑞当量)。用光子进行照射技术设计时,全部脑干和绝大部分后颅窝所受到的照射剂量均在40-50Gy,而质子照射技术设计时,脑干和后颅窝任何一点所受到的照射剂量均低于40Gy。

 

 

 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来自公众号【拉法国际健康】(ID: Rophe-Health),如有不实或侵权,请联系更正或删除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文章内容仅作交流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,专业医学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或专业医疗机构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创建时间:2023-04-07 08:40

 专家资讯

更多 >>

 问答百科

更多 >>